野三坡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树起:不

为推动景区有序复工,助力景区疫后振兴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3月6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联合主办的旅游景区振兴合作机制第一次线上研讨会举办。重点就旅游景区有序复工和疫情之后的行业振兴举措等进行专题研究。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会长、涞水县野三坡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树起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受邀参加会议,并做了题为《不进则退 拼力实现野三坡景区迭代转型》的主题演讲。野三坡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在管委会分会场收听了会议。

马树起从基础设施提升促环境转型、线上培训全覆盖促服务转型、旅游规划调整促产品转型、营销策略创新促市场转型、智慧景区建设促管理转型五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在疫情期间以及疫情过后野三坡景区如何实现迭代转型。
野三坡景区覆盖面积700平方公里,有70个村庄、5万名百姓、3000家乡村旅馆和餐饮店等待旅游市场复苏,做为河北省龙头景区加上地域的特殊性,在疫情防控期间,野三坡景区采取最严格最有效的手段防止疫情输入,同时将防疫期变为“闭关期”、修炼内功的“最佳期”。
疫情过后,野三坡景区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拼力实现野三坡景区迭代转型,保障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马树起同志演讲稿全文如下:

不进则退  拼力实现野三坡景区迭代转型

 

野三坡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马树起

(2020年3月6日)

尊敬的戴斌院长、姚军会长,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野三坡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树起,很荣幸和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一起交流学习。今天我的发言题目是:“不进则退,拼力实现野三坡景区迭代转型”。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了旅游景区一个措手不及,精心准备的冬季项目和年俗项目功亏一篑。目前,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已经有部分景区在严格防控基础上实现了有序复工,但旅游市场的信心恢复还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二月底,文旅部资源开发司下发了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的措施指南,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提出了“严格管控、有序开放、因地制宜、科学复工”的建议,对全国的旅游景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河北省文旅厅制订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工作方案,目前河北省内已有28家景区恢复开放。保定是首都的“南大门”,野三坡景区与北京接壤110公里,为保卫首都安全,我们根据地缘特殊性,因地制宜,将运营正式启动推迟到三月底。
野三坡景区覆盖面积700平方公里,有70个村庄、5万名百姓、3000家乡村旅馆和餐饮店等待旅游市场复苏,我们深感压力重大。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采取最严格最有效的手段防止疫情输入,同时将防疫期变为“闭关期”、修炼内功的“最佳期”。如何应对疫情带给我们的冲击?如何谋划市场的恢复?如何提高景区产品吸引力?如何振兴旅游产业?如何进一步做好旅游扶贫?我们认为:适时转型是景区的唯一出路,不进则退,我们正在拼力实现野三坡景区的迭代转型。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汇报交流一下野三坡景区的转型之路:
一、基础设施提升促环境转型
第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野三坡景区抓住有利机会,化危为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索道、停车场、门区、景区游步道提升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五月份将以崭新面貌精彩亮相。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将进一步夯实野三坡瞄准全国超一流景区目标的基础。 
第二,营造健康公共环境。我们从小环境到大环境,从一家一户、一村一落到山山水水,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时把动植物保护、水体保护、垃圾处理等做为我们防疫期间重点工作之一。 
第三,拆除违建,显山露水。2月中旬以来,结合违规建设占地、侵占生态红线等专项行动,拆除了拒马河沿线各类违规建筑3.5万余平米,达到了“显山露水”的效果,加强了景区资源保护,提升了观景质量,为野三坡迈向更高层次的精品景区提供了条件。
二、线上培训全覆盖促服务转型 
目前,全国各地的大部分景区都公布了今年对医务工作者免票的政策,拉开了疫后市场竞争的序幕。我认为,旅游景区疫后的市场信心恢复决不能陷入到价格竞争的泥潭中去,而是要让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成为更大的吸引力,这需要培训及服务的转型。
第一,全面开展线上培训。自2月10日开始,我们对景区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系统化常态化的线上培训,针对职业素养、产品创新、宣传营销、应急管理等方面强化学习。同时计划重点对景区内近百个村庄3000家经营单位的业主以及近2万人的从业队伍进行线上培训。目前已组织线上培训十余场次,效果非常好。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让每一位员工、每一个百姓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野三坡景区的宣传员、讲解员、保洁员、管理员,同时引导各单位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高综合竞争力,并且把这种学习形成制度坚持下去。
第二,倡导文明分餐。目前,我们谋划在整个景区范围内推广文明分餐制,相关标准和实施办法正在拟定中,看似小小的举措,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切入点,这将是增强旅游消费安全,提升景区品牌的一个有力举措。 
三、旅游规划调整促产品转型
随着近年来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相关旅游产品更是层出不穷,旅游产品及规划设计的不断创新与转型是野三坡景区迭代转型的重要保障。
第一,调整项目规划设计。我们重新调整了原有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把即将实施的红色旅游项目、文化演艺项目等室内建设项目,与时俱进,调整为空间开放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第二,调整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我们积极谋划设计全新的绿色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地质科普、森林氧吧等旅游产品线路,在35公里拒马河沿线建设五个绿色农业种植区,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第三,大力提升旅游商品的研发与推广力度。结合野三坡景区实际,加强旅游商品的设计研发,下大力开发松鼠主题、绿色生态主题等多样性、多元化的旅游商品,加大线上的推广力度。 
四、营销策略创新促市场转型
这场疫情不仅仅是造成景区停业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给市场结构、出游信心、出游方式和消费方式等带来的巨大冲击。市场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中远程及国际市场恢复的过程要更长,我们认为,疫情过后出游方式会以周边游、自驾游为主。 
第一,调整营销策略。疫情期间,5G网络的运行、网络产品的异常火爆,意味着旅游“互联网+”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野三坡今后的营销策略必然要倾向依托线上与线下的完美融合,加大线上文旅服务和产品的开发。 
第二,调整营销定位。当前旅游市场的细分,正从按地理区位的纵向细分向按游客需求的水平细分转型,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的产品、提供的服务都应该是多元化的,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精研产品,合理定价。 
第三,调整营销人群。随着疫情过后的复苏,散客、自驾游将占旅游市场主要份额,我们会加强与社区、自驾车俱乐部、客源地交通广播等相关单位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争取更大增量。 
五、智慧景区建设促管理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5G网络的正式商用,旅游行业的智慧化必将逐步深入,旅游景区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智慧化转型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R/VR等新技术与旅游的智慧结合,将逐渐成为旅游管理、体验、服务和营销的主要方式。 
第一,全面实行线上售票。继续加强与OTA合作,完善门票线上销售布局,全面实行线上售票,争取今年线上销售占比从去年的40%增至80%。 
第二,加强智慧引导。对在景区内游览人员聚集程度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连接数据库,第一时间进行风险预警,避免游客扎堆拥挤,从源头上有效避免公共突发事件。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朋友,我们认为,疫情过后,旅游景区面临的不仅是复苏,更要振兴,不进则退,拼力实现野三坡景区迭代转型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最后,祝大家身心健康,谢谢!发言结束。 

声明本文由用户发布,图片/文章可能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QQ:2537544153删除。

相关推荐